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梅县区松源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扛阿娘”婚俗活动在松源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让这一古老的婚俗得以再现,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扛阿娘”婚俗是梅县区松源镇独有的传统婚嫁仪式,源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婚俗融合了客家、潮汕、闽南等多个民族的婚嫁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在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程序,包括拜堂、敬茶、迎亲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扛阿娘”环节。
“扛阿娘”是指新郎在婚礼当天,要亲自将新娘抱到洞房。这一环节寓意着新郎对新娘的关爱和呵护,同时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新娘往往要步行数十公里才能到达新郎家,因此“扛阿娘”婚俗便应运而生。
在活动现场,只见新郎身着传统婚服,头戴红绸,肩上扛着新娘,步履稳健。新娘则穿着鲜艳的嫁衣,头戴凤冠霞帔,手捧花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围围观的群众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扛阿娘”婚俗的再现,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婚俗,松源镇举办了多次婚俗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对婚俗进行研究和整理。同时,当地政府还投入资金,修复了古老的婚嫁用品,如花轿、婚服等,为婚俗的再现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婚俗活动中,除了“扛阿娘”环节,还有许多传统礼仪。如拜堂时,新郎新娘要向天地、父母、祖先行三鞠躬礼,寓意着对天地、父母、祖先的感恩之情。敬茶环节,新郎新娘要向长辈敬茶,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迎亲环节,新郎新娘乘坐花轿,由亲朋好友簇拥着,浩浩荡荡地前往新郎家。
这一古老的婚俗,不仅展现了梅县区松源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婚俗逐渐消失,而“扛阿娘”婚俗的再现,无疑为传统婚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梅县区松源镇将继续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婚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扛阿娘”婚俗能够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让这一传统婚俗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创科技发展新篇章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升级,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精彩亮相,成功入围全国地方戏展演
- • 梅州“云上茶园”项目荣获全国数字农业创新奖,引领智慧农业新风尚
- • 梅县区冷链物流建设助力扶贫农产品供应链全面打通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焕发新光彩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传统技艺绽放异彩,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成功上线,全域监测助力水资源管理升级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增长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探秘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客都稻米文化博物馆开馆盛况,千年农耕文明魅力绽放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平远县东石镇丰泰堂:探寻客家民居与红色革命旧址的双重魅力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梅江区客家童谣传唱大赛:唤醒乡土记忆,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世界客家文化大使郑小瑛回乡指挥《客家魂》交响音乐会,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展现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热点
- • 五华县全民健身中心落成:足球之乡再添运动新地标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梅州沙田柚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县区启动困难家庭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蕉岭县创新扶贫互助金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创新扶贫人才驿站:引进2000名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的新引擎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情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七成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