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近日,梅州市正式启动了“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旨在全面提升镇级教育水平,强化镇级教育责任,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次复评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梅州市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教育强镇复评”工作以“强化镇级教育责任”为核心,旨在进一步明确镇级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复评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政策和地方教育规划,对全市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教育强镇建设取得实效。
在“教育强镇复评”工作中,梅州市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镇级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镇级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推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加大对农村、山区、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是强化镇级教育责任。明确镇级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
为确保“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取得实效,梅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育强镇复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复评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严格评估标准。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地方教育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各镇(街道)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梅州市启动“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是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梅州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梅州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降幅达35%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启幕,客家狮舞表演添彩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携手共进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全面启动,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直播电商+产业集群”模式助力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探源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梅州生态文旅项目引资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吹响新能源企业入驻号角,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助力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品牌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平远县“碳汇交易”试点启动,林业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设立全国首个客家方言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共筑未来航空梦想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培育百名硕士农技员助力乡村发展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发现,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