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日,在广东省兴宁市坭陂镇举办的“花灯制作大赛”上,来自各地的参赛者齐聚一堂,用巧手和创意,将一盏盏精美的花灯呈现在众人面前。此次大赛不仅展示了坭陂镇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更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传承价值的非遗作品,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坭陂镇位于兴宁市东南部,素有“花灯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民间花灯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此次大赛以“传承民俗,创新非遗”为主题,旨在弘扬民间艺术,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现场,参赛者们各展所长,将传统花灯制作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一幅幅独具匠心的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寓意吉祥的龙灯、凤灯,也有寓意平安的鱼灯、蟹灯,更有寓意丰收的谷灯、果灯。每一盏花灯都承载着参赛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众多作品中,有一盏名为《盛世花开》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这盏花灯以牡丹为主题,采用剪纸、刺绣、编织等多种技艺,将牡丹的富贵、端庄、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制作这盏花灯的是一位名叫陈阿姨的民间艺人,她表示:“制作花灯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此外,还有一盏名为《中国梦》的花灯,以我国地图为背景,融入了长城、黄河、长江等元素,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这盏花灯的制作团队是一群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他们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盏花灯,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非遗文化。”
此次大赛不仅展示了坭陂镇花灯制作的精湛技艺,更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激发民间艺人传承非遗的热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坭陂镇将继续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将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五华县红木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传统工艺产值飞跃式提升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 • 梅州“智慧茶园”项目荣获全国农业创新大奖,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创科技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绽放,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华南师大与梅州携手共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荣登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古建智慧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梅江区西阳镇荣获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称号,乡村旅游再掀热潮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再创辉煌,年发电量突破新高,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焕新颜,客家建筑群成为文旅新地标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
- • 转水镇冷链物流中心竣工,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江区客家童谣传唱大赛:唤醒乡土记忆,传承客家文化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食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梅江区返乡创业孵化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喜获省级大师工作室,传承千年技艺再放光彩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梅州预制菜产业园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歌手功力
- • 梅州设立全国首个客家方言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医疗新纪元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五华县汉光超顺农旅园:引领现代农业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新标杆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历程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与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签订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筑教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