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抗日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近日,位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正式挂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旨在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刘国用,原名刘国梁,1896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客家地区杰出的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日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国用故居位于赣州市兴国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里,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故居始建于清朝,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具有浓郁的客家建筑风格。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故居虽然略显破旧,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挂牌仪式在刘国用故居前举行,赣州市有关领导、抗日老战士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媒体记者等出席了仪式。在庄严的气氛中,领导为刘国用故居揭牌,标志着这座故居正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国用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历史、学习英雄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客家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据悉,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将对故居进行修缮和保护,使其恢复原貌,更好地展示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的生平事迹。其次,将设立陈列馆,展示刘国用生平照片、革命文物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英雄的一生。此外,基地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邀请抗日老战士、专家学者等来基地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还能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为我国客家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 "中国植物病理学之父"戴芳澜科研仪器回乡展出,传承科学精神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启动,百年商埠风貌焕新颜
- • 梅州全力推进“碧水攻坚战”,主要河流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合作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梅江区西阳镇荣获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称号,乡村旅游再掀热潮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全面启动,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加速发展,成功引进三家上市公司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探寻道教圣地,感受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强势崛起,成功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发展活力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飞地农业”示范区,万亩良田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籍运动员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转型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焕发乡村新活力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再掀投资热潮,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降幅达35%
- • 梅州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创新入选文旅部典型案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80%,绿色生活新风尚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客家童谣数字化工程启动,百首古调将永久保存
- • 梅州与厦门大学携手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
- • 梅州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吸引投资者广泛关注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逐步成型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传承千年客家文化刻不容缓》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历程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情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养生新名片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习俗的现代传承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兴宁市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共建和谐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