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

近日,梅州市在广东省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标志着梅州市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资源库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市乃至全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此次建成的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正是梅州市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又一重要举措。
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占地面积约100亩。该资源库收集了梅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包括客家传统园艺植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等。目前,已收集各类植物种质资源500余种,共计上万份。
据了解,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得到了梅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梅州市林业部门联合科研院所,对梅州市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收集,确保了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保护梅州市的植物种质资源。通过收集、保存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可以有效防止植物种质的流失和灭绝,为梅州市乃至全省的植物资源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有利于推动梅州市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梅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再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梅州市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客家传统园艺植物资源。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将这些植物资源进行保存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
此外,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还为梅州市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种质资源的利用,可以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
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对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基地。同时,梅州市还将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库的作用,推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建设美丽梅州、幸福梅州贡献力量。
总之,梅州市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是梅州市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突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梅州市将以种质资源库为平台,推动生态、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生态旅游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新篇章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谱山歌新篇章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新发现明代客家移民文献,为族谱研究注入新活力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文旅融合焕发百年围屋新活力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古老仪式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焕发新光彩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习俗中的独特风情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州客家山歌: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绽放,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梅州成立全球首个客家菜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客家菜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梅县区梅西镇“华侨抗日家国情怀主题展”隆重开幕,传承爱国精神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篇章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达成合作意向32项,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丰顺龙归寨瀑布:粤东第一瀑的夏日避暑攻略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焕发新活力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