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近日,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历史悠久的商埠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此次改造工程旨在重现江北老街的百年商埠风貌,让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焕发新的生命力。
江北老街位于梅江区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曾是梅州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一时,见证了梅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老街逐渐衰落,原有的风貌也日渐模糊。
此次改造工程以“保护、传承、创新”为原则,力求在保留老街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提升街区品质,使其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貌恢复。通过对老街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如修复古建筑、修复古街道、恢复古井、古树等,让老街重现百年商埠的风采。
二、基础设施提升。对老街的道路、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街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三、文化展示。充分利用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展示区,如设立历史文化展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梅州地区的文化底蕴。
四、商业发展。引入特色商业项目,如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文化创意产业等,丰富老街的商业业态,提升街区的商业活力。
五、旅游开发。结合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改造工程中,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老街历史文化的保护。专家团队对老街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文化调研,确保在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老街的历史风貌。
据悉,此次改造工程预计投资数亿元,工期约为两年。工程启动后,老街周边的居民们纷纷表示支持,期待改造后的老街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江北老街改造工程的启动,不仅是对梅江区历史文化的一次传承,更是对城市发展的有力推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百年商埠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梅州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 • 梅县区程江镇“客家建筑榫卯工坊”亲子体验课,传承与创新共融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梅州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梅江区与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民族精神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客家传统美食“算盘子”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百年祠堂里的美食课:孩童体验打糍粑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 • 蕉岭县数字农业云平台助力农产品精准营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倾力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精神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丰顺县北斗镇埔寨剪纸AR数字藏品全球首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成功上线,远程问诊实现全覆盖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发展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发展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蓝图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榜单,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实现引资“双碳”达标新突破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国家级南药扶贫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主体工程圆满完工,助力体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