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梅州市蕉岭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蕉岭县在扶贫工作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交易中心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为生态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蕉岭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扶贫的新路径。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
据了解,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为原则,旨在将蕉岭县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交易中心主要经营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生态产品,涵盖了茶叶、竹笋、蜂蜜、香菇等多个品种。
交易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蕉岭县县委书记表示:“建立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是我们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交易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拓宽生态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吸引了众多农户和企业的参与。农户们纷纷表示,交易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让他们不再为产品的销售发愁。同时,交易中心还通过举办产品展销会、推广会等活动,积极宣传蕉岭县的生态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交易中心还注重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交易中心与当地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生态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在交易中心的支持下,蕉岭县的生态产品市场逐渐繁荣。茶叶、竹笋、蜂蜜等特色产品不仅走出了山区,还远销全国各地。许多农户通过交易中心实现了增收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的新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将生态产品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此举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总之,梅州市蕉岭县建立的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为生态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蕉岭县脱贫攻坚,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蕉岭县将继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 • 梅州古墓群重见天日:明代客家文化瑰宝出土百余件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助力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河东镇智慧养蜂产业园落成,数字化蜂箱助力产蜜量提升50%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路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方言保护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挖掘创新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新发现明代客家移民文献,为族谱研究注入新活力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升级
- • 梅江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设,打造绿色环保新风尚
- • 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通过,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勇夺八金荣光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大埔县“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平远仁居镇发现清代“迎灯”图谱,元宵习俗将复原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梅州学校正式揭牌开学,开启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独特风情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
- • 长潭镇林业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圆满成功,首笔交易额达1200万元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大学生返乡创业,短视频助力客家炸芋丸走向全国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硕果累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平远县石正镇脐橙丰收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传承再获国际认可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