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南台山森林公园荣膺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力度。近日,广东省平远县南台山森林公园荣获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这不仅是对南台山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肯定,更是对平远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有力展示。
南台山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占地面积约1.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天然氧吧”。近年来,平远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南台山森林公园作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品质。
此次南台山森林公园荣获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标志着该公园在自然教育、科普宣传、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南台山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亮点。
一、强化自然教育,提升公众生态意识
南台山森林公园充分发挥自然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公园内设有科普教育馆、观鸟屋、昆虫馆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平台。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自然讲座、亲子活动、科普展览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接受生态教育的熏陶。
二、注重科普宣传,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南台山森林公园以科普宣传为抓手,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公园内设有生态文明宣传栏、环保标语等,倡导游客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同时,公园还与当地学校、社区合作,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三、加强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
南台山森林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公园内严禁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公园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环境。
荣获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是对南台山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肯定。未来,平远县将继续加大对南台山森林公园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品质,使之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
总之,平远县南台山森林公园荣获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是对该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肯定,也是对平远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让我们共同期待南台山森林公园在未来的发展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梅州金柚首次进军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扶贫文化墙”助力弘扬脱贫正能量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圆满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梅江区多措并举,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客家筝乐团绽放维也纳金色大厅,《出水莲》奏响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五华县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曼陀山庄:紫色花海与网红打卡地的浪漫邂逅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的跨界融合之旅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引领绿色生态产业链建设新篇章
- • 平远东石镇花生节盛大开幕 七十二道花生宴创纪录,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启用,为老年生活增添温馨色彩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记忆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新篇章,活化古村落焕发新生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突破百家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强势进军湾区,订单量翻三倍,成为市场新宠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历史文化
- • 兴宁市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筛查项目,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华侨将军陈节烈士遗物回家:缅北抗战血衣见证历史荣光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历史奥秘》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蕉岭县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五华县打通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 • 华侨将军陈烙痕抗战文物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同步举行,传承抗战精神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柚香马拉松:一场国内外万名跑者的狂欢盛宴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篇章
- • 梅江区创新举措,率先试行“家长学校”联动育人新模式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膺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大埔县全面推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