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徐溪镇黄氏家庙重光:两岸宗亲共续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福建省蕉岭县徐溪镇,一座历经沧桑、见证历史的黄氏家庙近日重光,吸引了两岸宗亲齐聚一堂,共同续写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黄氏家庙,位于蕉岭县徐溪镇中心,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家庙不仅是黄氏家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庙逐渐破败,亟需修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两岸同胞对家族文化的认同,修缮黄氏家庙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在蕉岭县政府的支持下,黄氏家族成员积极筹资,于近日完成了家庙的重光工程。
重光仪式当天,来自两岸的黄氏宗亲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家庙内,香火缭绕,气氛庄重。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宗亲们向祖先献上鲜花、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家庙重光后,黄氏家族着手进行族谱的续写工作。族谱是中华民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传承和希望。在两岸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部详实、全面的族谱得以问世。
这部族谱共收录了黄氏家族自明朝以来的世系、迁徙、婚嫁、功名等历史资料,为后人了解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族谱还记录了两岸黄氏家族的交流与合作,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感情。
在续写族谱的过程中,两岸宗亲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家族历史,增进彼此了解。他们纷纷表示,续写族谱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一位来自台湾的黄氏宗亲说,“通过续写族谱,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家族的了解,也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
黄氏家庙的重光和族谱的续写,不仅为蕉岭县徐溪镇增添了文化底蕴,也为两岸同胞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举措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黄氏家族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家庙成为两岸同胞交流的桥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独特风情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平远县差干镇河畔露营基地爆红,生态旅游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成功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推动产业资源互补发展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梅江区试点“长者食堂”:破解独居老人用餐难题,温暖夕阳红
- • 大埔县百侯镇“鲤鱼灯舞”闹元宵引围观,传统民俗魅力四溢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歌手功力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梅江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贫困老人筑梦脱贫之路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梅州隆重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助力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客家风情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金柚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宝座,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谱写新篇章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实现高效灌溉
- • 梅州金柚开启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江区与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成果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实现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