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推出“扶贫联合体”这一创新举措,成功带动了37个贫困村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梅州力量。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过去,由于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单一,梅州贫困人口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其中,“扶贫联合体”模式便是其中的亮点。
“扶贫联合体”模式以贫困村为主体,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扶贫联合体。该模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群众受益”为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在“扶贫联合体”模式下,梅州市选取了37个贫困村作为试点,通过以下措施带动贫困村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扶贫联合体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二、整合资源。将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为贫困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三、培育特色产业。根据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梅县金柚、五华蜜柚、兴宁青梅等,提高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提高农民素质。开展技能培训、科技推广等活动,提高贫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六、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村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助力贫困村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扶贫联合体”模式,梅州市37个贫困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部分成果展示:
1.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5600元增长到2020年的9200元,增长65%。
2. 产业发展壮大。贫困村特色产业面积达1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亿元。
3.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37个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宽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绿化造林等工程,贫困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改善。
总之,“扶贫联合体”模式为梅州市37个贫困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深化“扶贫联合体”模式,为更多贫困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 • 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助力全域旅游路网贯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威严
- • 梅州校园书香浓郁,“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动力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举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助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平台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签约核心装备制造商,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平远热柘镇温泉文化节盛大启幕,古法药浴配方首次公开亮相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梅县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功签约外资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关注
- • 丰顺埔寨三山国王出巡,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的盛况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丰顺埔寨烧龙:千年技艺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预备名录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探寻闽粤边城的百年商埠风情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梅州“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探寻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梅州柚香马拉松盛况空前,万名跑者共赴欢乐盛宴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平远石正镇“南台舞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悬崖绝技惊艳亮相
- • 梅州文化创意产业招商会成功引资18.6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水利设施建设助力破解农田灌溉难题
- • 梅州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头部企业纷至沓来,共筑食品产业新高峰
- • 丰顺县勇立潮头,打造粤东首个县级教育大数据中心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筑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五华县首次举办县域教育发展论坛,共谋教育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走进高校课堂,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盛大举行,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文化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服务覆盖10万老年人,开启养老新模式
- • 丰顺县智能家电产业园年产值突破80亿元,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江区返乡创业孵化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 • 蕉岭县文福镇仓海诗廊荣膺省级文化示范点,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转型升级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