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推出“扶贫联合体”这一创新举措,成功带动了37个贫困村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梅州力量。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过去,由于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单一,梅州贫困人口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其中,“扶贫联合体”模式便是其中的亮点。
“扶贫联合体”模式以贫困村为主体,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扶贫联合体。该模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群众受益”为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在“扶贫联合体”模式下,梅州市选取了37个贫困村作为试点,通过以下措施带动贫困村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扶贫联合体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二、整合资源。将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为贫困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三、培育特色产业。根据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梅县金柚、五华蜜柚、兴宁青梅等,提高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提高农民素质。开展技能培训、科技推广等活动,提高贫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六、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村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助力贫困村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扶贫联合体”模式,梅州市37个贫困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部分成果展示:
1.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5600元增长到2020年的9200元,增长65%。
2. 产业发展壮大。贫困村特色产业面积达1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亿元。
3.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37个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宽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绿化造林等工程,贫困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改善。
总之,“扶贫联合体”模式为梅州市37个贫困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深化“扶贫联合体”模式,为更多贫困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客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千年智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平远石正镇“南台舞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悬崖绝技惊艳世人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荣登全国地方戏展演舞台,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迎来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新地标
- • 梅江区“非遗扶贫工坊”: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道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州平远县脐橙节签约扶贫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
- • 梅州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启聪学校携手共建,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硕果累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引资超2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成为文旅新地标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方言保护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大埔县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