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蓝坊镇,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功打造了石斛种植基地,并通过扩产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出高品质的石斛产品。石斛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基地负责人表示:“我们种植的石斛,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东南亚各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近年来不断扩产。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石斛种植规模的稳步增长。目前,基地已发展到占地面积1000余亩,年产石斛鲜条500余吨,成为蕉岭县乃至梅州市规模最大的石斛种植基地。
在扩产的同时,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还注重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地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石斛加工生产线,对石斛鲜条进行清洗、蒸制、烘干、粉碎等工序,生产出石斛粉、石斛茶、石斛胶囊等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我们的石斛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非常受欢迎,尤其是石斛胶囊,因其便捷的服用方式和高品质的药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基地负责人介绍道。据悉,基地的石斛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额逐年攀升,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丰厚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还积极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举办石斛产业论坛、石斛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地还与当地政府、企业、高校等合作,共同推动石斛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石斛产业的带动下,蓝坊镇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许多农民表示,石斛种植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愿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如今,蓝坊镇石斛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蕉岭县乃至梅州市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的扩产和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蓝坊镇将继续发挥石斛产业的独特优势,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石斛产业基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平远县差干镇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一场独特的民俗盛宴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开业,引领区域商业新潮流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推动客家文化全球传播”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创新教育发展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为学生视力保驾护航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闪耀国际舞台,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梅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大埔县泰安楼:客家土楼的建筑智慧与历史印记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平远县石正镇西湖村:荷花湿地与田园慢生活的治愈之旅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五华棉洋镇惊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发展
- • 兴宁市试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师资配置,提升教育质量
- • 海外客属社团组团返乡品尝地道酿豆腐,共叙乡情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试点“校园农场”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增长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制作完成,首映仪式盛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