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在广东省兴宁市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竹板歌,又称“竹板书”,是兴宁市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此次“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参赛者们各展所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将竹板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被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中,参赛者们通过自选曲目,展示了各自在竹板歌方面的功底。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20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复赛。复赛阶段,选手们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决赛现场,气氛更加热烈。选手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用竹板敲击出优美的旋律,唱出心中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李明的选手,以一曲《兴宁竹板歌》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李明表示,能够参加这次比赛,让他倍感荣幸,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竹板歌的决心。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兴宁市某文化站的选手陈女士荣获本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一等奖。陈女士激动地说:“这次比赛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竹板歌的决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竹板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主办方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兴宁市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兴宁市民间艺人的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开幕,百项传统技艺精彩纷呈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典范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医疗新纪元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共筑扶贫新篇章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梅州南药产业园成功通过GAP认证,中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新篇章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养生之道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万名游客共赴茶香之旅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国家级南药扶贫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