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特设梅州名人馆,全息投影演绎客家精神谱系
近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梅州市隆重举行,期间特设的梅州名人馆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这座名人馆以全息投影技术为载体,生动演绎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客家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此次特设的梅州名人馆,旨在展示客家文化的辉煌成就,传承客家精神,弘扬客家文化。
名人馆内,一幅幅客家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馆内分为多个展区,分别展示了客家历史名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等多个方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家历史名人”展区。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如孙中山、叶剑英、廖仲恺等一批杰出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客家精神的代表。全息投影技术将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接下来是“客家文化”展区。这里展示了客家方言、客家建筑、客家饮食等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全息投影技术将客家山歌、客家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客家乡村,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民俗”展区则展示了客家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风情。全息投影技术将客家传统民俗活动还原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亲身参与了这些活动,感受到了客家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客家精神”展区,观众可以了解到客家精神的内涵。客家精神主要包括团结互助、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这些精神品质在客家历史名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展示客家历史名人的事迹,让观众深刻领悟到客家精神的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名人馆还特别设立了“客家精神谱系”展区。这里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客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从古至今,客家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特设梅州名人馆,不仅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客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精神的魅力,为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梅州名人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客家文化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精彩绽放,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生活指数再创新高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江区社区商业综合体盛大开业,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引领区域商业新潮流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探寻高山茶园的日出云海仙境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基地投产,年消化原料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县区多措并举,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古老仪式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梅江区携手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开展推广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千年客家精神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共筑传统技艺传承之路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的“新潮流”之旅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之光》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转水镇冷链物流中心竣工,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发展活力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大埔县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蕉岭广福镇焕新“打船灯”非遗歌舞,传统习俗焕发新生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西阳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生态乡村建设获省级表彰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盛大开建,培育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助力培养体育新生代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典范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助力教育发展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