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梅县区松源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扛阿娘”婚俗活动在该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这场婚俗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婚嫁文化,更是让传统礼仪得以传承和发扬。
“扛阿娘”婚俗,是梅县区松源镇独具特色的传统婚嫁仪式。在古代,女子出嫁时,父母会亲手将女儿送上花轿,寓意着女儿从此离开家门,成为他人之妻。而“扛阿娘”则是在这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元素。
在活动现场,一对新人身着传统的汉服,由两位壮汉抬着花轿缓缓前行。轿子两旁,是身着盛装的亲朋好友,他们手捧鲜花,欢声笑语,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随着花轿的缓缓前进,两旁的村民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扛阿娘”婚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轿夫们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身着红衣,头戴花冠,脸上涂抹着油彩,犹如戏台上的生角。轿夫们一边扛着花轿,一边唱着悠扬的民歌,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一婚俗源于古代的“抬轿”仪式。在过去,女子出嫁时,轿夫们不仅要负责将花轿抬到男方家,还要在途中为新娘唱诵祝福的歌曲,以此祈求婚姻美满、幸福长久。如今,“扛阿娘”婚俗已经成为了松源镇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在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在亲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拜天地、敬父母、夫妻对拜等传统礼仪。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在传承过程中,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例如,新人在婚礼现场表演了舞蹈、歌唱等节目,让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婚俗,当地政府还组织了专门的培训班,教授村民们如何正确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俗。
“扛阿娘”婚俗的再现,不仅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老年人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许多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梅县区松源镇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总之,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婚俗将继续在松源镇绽放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与健康养生完美融合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盛大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文福镇丘成桐祖居:探寻数学大师故里的文化寻根之旅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光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城市经济腾飞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成新潮流
- • 百年传承,客家宴席的“压桌菜”——梅菜扣肉
- • 平远县石正镇西湖村:荷花湿地与田园慢生活的治愈之旅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俯瞰梅城全景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成功通过GAP认证,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孵化青年创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贴心服务温暖夕阳红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平远县“扶贫特派员”制度创新助力帮扶实效显著提升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梅州五华石雕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江区西阳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生态乡村建设获省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