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近日,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正式在梅州落成。与此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也同步开放,旨在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百年铁路精神。
陈宜禧先生,字子修,广东潮州人,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铁路事业,为我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潮汕铁路是我国首条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铁路,它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潮汕地区的交通状况,更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标志着梅州市对这位铁路先驱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铜像高约3米,立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潮汕铁路纪念馆广场,铜像基座上刻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简介,以及潮汕铁路的历史背景。
在铜像落成仪式上,梅州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出席,向陈宜禧先生铜像敬献花篮,表达了对陈宜禧先生的敬意。同时,还举行了潮汕铁路纪念馆揭牌仪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的铁路精神。
此次同步开放的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以潮汕铁路为主题,分为历史文化区、休闲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三大区域。公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百年前潮汕铁路的历史风貌,了解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历程。
历史文化区以潮汕铁路的历史为背景,展示了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生平事迹、潮汕铁路的建成历程以及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休闲体验区则通过模拟铁路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科普教育区则以互动式展览,普及铁路知识,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见识。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为梅州市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百年铁路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梅州市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缅怀,更是对百年铁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南磜镇非遗美食街盛大开街,糍粑、笋粄等30种小吃引客纷至沓来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扶贫新篇章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南药产业园成功通过GAP认证,中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中品味荔枝采摘的田园乐趣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梅州职业教育城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市政府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发展
- • 梅州丰顺县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龙岗镇清代“马图茶”文献揭示茶道文化之源远流长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突破75%新里程碑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客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千年智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探源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盛大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围观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圆梦校园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谱写跨省联动新篇章
- • 五华县双华镇天堂山:高山草甸与风电群的视觉震撼之旅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