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民间传统习俗的集中体现。在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端午节期间举办的药市活动,更是将这一传统习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百草飘香,药香四溢,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让这一千年的医俗得以传承。
仁居镇位于平远县东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草药的传统。端午时节,正值草药生长旺盛之际,仁居镇的药市便应运而生。今年的端午药市,于6月3日正式开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药农、药商以及众多游客。
药市上,各式各样的草药琳琅满目。从常见的金银花、菊花、枸杞到珍贵的冬虫夏草、人参、鹿茸,应有尽有。药农们将一株株精心挑选的草药摊开在摊位上,等待着顾客的挑选。药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草药世界。
在药市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传承千年的医俗。草药摊位旁,一些老药农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途。他们讲述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医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草药叫做‘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药农指着摊位上的一株草药,向游客详细讲解。
在药市中,游客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一些游客在药农的指导下,亲自采摘草药,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这里的草药品种真多,而且价格也很实惠。这次来药市,不仅买到了需要的草药,还学到了很多中医药知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
据了解,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朝时期,仁居镇就有人开始种植草药,并逐渐形成了药市。经过千年的传承,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在药市中,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端午节期间,平远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这一传统习俗的传承,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平远仁居镇中秋“月光书会”:客家文人雅集传统复兴之旅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平远差干镇:童子扮古演绎忠孝传奇,巡游活动再现民间风情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兴宁市磐安围:客家围龙屋里的家风文化传承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经济发展新篇章:50个新闻标题见证辉煌成就
- • 客家传统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梯田耕作场景再现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谱写跨省联动新篇章
- • 梅江区客家童谣传唱大赛:唤醒乡土记忆,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吸引千名选手共赴盛会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突破75%新里程碑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梅州五华县创新“扶贫田间学校”培育技术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光辉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与《方程考原》:数学史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五华周江镇龙狮汇演破纪录:188头瑞兽同台献技,盛况空前!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潮涌动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惊艳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