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稻虾共作基地,成为了农旅融合的新典范。这个基地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位于该县三圳镇,占地面积约1000亩。基地以稻虾共作为核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化、高效化。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见证稻虾共作的奇妙过程,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游客可以了解到稻虾共作的技术要点,如稻田的耕作、虾苗的投放、水稻的收割等。此外,基地还设有科普教育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稻虾共作的知识。
走进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稻田里的小虾在水中自由游弋。游客们可以穿上雨靴,走进稻田,亲手捕捉虾苗,感受农耕的乐趣。此外,基地还提供了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如插秧、割稻、打谷等,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期间,基地会举办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此外,基地还定期举办农耕文化节,邀请当地农民展示传统农耕技艺,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了解农耕文化的传承。
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加,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也不断完善自身设施。基地内设有餐饮区、休闲区、亲子游乐区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基地还与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企业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自成立以来,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基地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基地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我国农旅融合的发展。
总之,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作为农旅融合的新典范,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旅融合项目将涌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梅州实施“扶贫数字基建”战略,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长潭镇林业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圆满成功,首笔交易额达1200万元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探寻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舞动非遗魅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平远县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生态补偿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首次发布县域教育质量发展白皮书,全面展示教育发展新成果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千名专业厨师培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热血传奇技能攻略:从基础机制到深度应用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受益,乡村振兴再添活力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县区程江镇“客家建筑榫卯工坊”亲子体验课,传承与创新共融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华侨将军陈烙痕抗战文物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同步举行,传承抗战精神
- • 《传奇世界》新服今日开测!首充6元送“瞬移特戒”,比奇城风云再起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平远脐橙荣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口订单激增30%
- • 梅州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共赴激情赛道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积极推动“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探秘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