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项农业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光互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素有“世界金柚之乡”的美誉,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梅州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座座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阳光照射下,光伏板熠熠生辉。而在光伏板下方,却是另一番景象:金黄色的金柚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就是梅州市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的示范点。
“光伏板下种植金柚,既能发电,又能种植,一举两得。”丰顺县金柚种植户陈先生兴奋地说。原来,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板可以降低土壤温度,为金柚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吸收阳光,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金柚的生长。
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金柚吸收水分。在干旱季节,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金柚提供充足的水分。
再次,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光伏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光伏板下种植金柚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农民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如蔬菜、药材等,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梅州市在农光互补新路径探索中,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光伏板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光互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梅州市农光互补项目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金柚、蔬菜、药材等作物竞相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总之,梅州市光伏板下种植金柚的农光互补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合作意向达成32项,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五华县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验收圆满完成,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绿色矿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平远县“旅游+扶贫”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铸就未来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江区创新举措,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实现学位动态监测
- • 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周边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梅州成立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院士领衔献策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日本国志》手稿完成高科技修复,珍贵文献重现光彩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县区再攀美食高峰:“中国腌面之乡”申报成功,地方美食文化再升级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平远县差干镇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文旅融合焕发百年围屋新活力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西郊街道社区食堂助农新举措:每周采购滞销农产品超2吨,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平远县脐橙产业助力出口创汇,引领整村脱贫致富新篇章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迈入万吨级新纪元
- • 梅江区“直播电商+产业集群”模式助力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