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面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市。近日,梅州市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标志着梅州基础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梅州市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全面提高梅州基础教育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梅州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具体目标包括:
1. 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
1.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提高课程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5.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价。
6.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7.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 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育督导,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梅州市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3.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梅州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梅州基础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征程中,梅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努力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五华县农村学校迈向“智慧课堂”新时代,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兴宁市全面启动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梅县区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平远泗水镇发现民国婚书:客家婚俗研究添新证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携手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大埔县“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养生之道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焕发新光彩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谱山歌新篇章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生物多样性保护再获新突破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