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近日,平远县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工作,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平远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为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本次评选活动以“家校共育”为主题,旨在评选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示范学校。评选过程中,各学校积极参与,纷纷展示出家校共育的特色和成果。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对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家校合作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三是学校是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是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家校共育工作是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评选过程中,各学校纷纷展示了家校共育的生动实践。例如,某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邀请专家为家长授课,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某学校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某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严格评审,评选出了若干所“家校共育”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经验。评选结果公布后,平远县教育局对获奖学校进行了表彰,并要求全县各学校以获奖学校为榜样,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此次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家校共育活动,他们更加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同时,家长们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平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进一步优化家校合作机制,丰富家校共育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将加强对家校共育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校共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家校共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之,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的开展,为全县各学校提供了一个展示家校共育成果的平台,也为全县家校共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平远县的家校共育工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五华县积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 • 梅州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发现,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大埔县双溪镇“明代海丝瓷路文化特展”对外开放,传承历史韵味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五华县全民健身中心落成:足球之乡再添运动新地标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新亮点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经验全国推广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梅县区金柚深加工助力扶贫产业链价值提升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设立2亿元扶贫产业基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农业的和谐交响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梅州梅县区金柚产业助力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暨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共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绘家乡新篇章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