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近日,梅州市首个零碳示范村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梅州市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市乃至广东省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新样板,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都严格遵循零碳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绿色家园。
零碳示范村的建设,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上,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在能源利用上,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在交通出行上,鼓励村民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走进零碳示范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它们采用当地特色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房屋的墙体采用新型保温材料,隔热性能良好,大大降低了空调、暖气等设备的使用频率。此外,每户人家都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设备,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在能源利用方面,零碳示范村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覆盖了整个村庄,为村民提供生活用电。此外,村里还建设了风力发电设施,进一步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利用上,村庄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绿化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交通出行方面,零碳示范村鼓励村民使用低碳交通工具。村里配备了公共自行车,方便村民出行。此外,村庄还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桩,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碳排放。
零碳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村里引进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零碳示范村还成为了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投入使用,是梅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努力打造更多零碳示范村,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梅州力量。
总之,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个示范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绿色、环保、宜居的家园,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全国绿色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教育局重磅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梅江区试点“人工智能+学科教学”融合课堂,开启教育新模式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泗水镇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扩产,年供应中药材原料500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丰顺埔寨三山国王出巡,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的盛况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盛装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新发展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文化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新篇章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韵味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