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梅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近日,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正式建成,标志着梅州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占地面积3000亩。该基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基地的建设,为梅州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一块块农田里,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琳琅满目。这些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基地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农田情况,根据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措施。
基地负责人介绍,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基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了20%以上,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基地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梅州市其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梅州市已建成多个智慧农业示范点,涉及水稻、蔬菜、水果等多个领域。这些示范点通过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表示,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成,是梅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智慧农业向纵深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梅州市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正式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精准扶贫路》讲述动人扶贫故事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游泳池全覆盖: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80%,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食品安全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新篇章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成效显著,覆盖率达80%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权威
- • 百年祠堂里的美食课:孩童体验打糍粑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辐射三所成员校共育未来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 梅江区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 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聚一堂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 《罗香林客家学研究原始档案解密:揭秘《客家研究导论》成书历程》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客家水乡的碧水丹霞画卷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暨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客都渔歌"品牌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新潮流
- • 客家筝乐团绽放维也纳金色大厅,《出水莲》奏响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再续辉煌
- • 南口镇智慧渔场正式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县松口古镇侨批档案重现,下南洋记忆焕发新生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飞地农业”示范区,万亩良田焕发新活力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大埔县泰安楼:客家土楼的建筑智慧与历史印记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成功通过GAP认证,为健康养生保驾护航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典范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客家擂茶拿铁惊艳亮相上海咖啡节,非遗跨界引发热议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百年传承,客家宴席的“压桌菜”——梅菜扣肉
- • 大埔县“一村一品”示范村数量领跑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梅州平远脐橙荣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口订单激增30%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绿色经济迈向新篇章
- • 丰顺埔寨盛大举行三山国王出巡庆典,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梅州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启动:“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