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梅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近日,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正式建成,标志着梅州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占地面积3000亩。该基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基地的建设,为梅州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一块块农田里,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琳琅满目。这些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基地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农田情况,根据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措施。
基地负责人介绍,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基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了20%以上,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基地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梅州市其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梅州市已建成多个智慧农业示范点,涉及水稻、蔬菜、水果等多个领域。这些示范点通过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表示,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成,是梅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智慧农业向纵深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梅州市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 梅州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成果可交易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丰顺县温泉旅游季盛大启动,粤东康养度假目的地再添新彩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 • 数学家李国平故居焕新颜,“数学魔法屋”开启沉浸式数理之美体验之旅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树成网红打卡点,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客家传统米程成年轻人口袋零食新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守护居民健康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千万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蕉岭三及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梅州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启聪学校携手共建,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助力果蔬产量提升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点燃投资热潮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物流成本降低20%
- • 平远县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共筑未来航空梦想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生产效率翻倍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经验全国推广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签约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