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近日,梅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启动了“梅州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为目标,重点对梅州市范围内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专项行动将持续至2023年底,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总结评估四个阶段。
在宣传发动阶段,梅州市教育局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提高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对规范治理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
自查自纠阶段,要求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对照专项行动方案,全面自查办学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办学资质、招生广告、收费项目、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
在集中整治阶段,梅州市教育局将组织专项检查组,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招生、乱收费、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设备不达标等问题,将依法予以查处。
总结评估阶段,梅州市教育局将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将专项行动中的优秀案例和经验进行推广,为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借鉴。
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对于梅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规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以下是本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举措:
1. 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资质审核,确保学校具备合法办学条件。
2.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杜绝违规招生、乱收费等现象。
3. 严格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 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5. 完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6. 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监管,规范收费行为。
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是梅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要求,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梅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梅州市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旨在为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开启养老服务新篇章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创新创意汇聚南台卧佛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算学新说》的发现:李焯芳重写晚清数学史篇章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探寻客家民俗风情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工艺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温下南洋记忆,传承客家文化底蕴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温馨学习环境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肉鸽养殖项目助力整村脱贫致富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丰顺县北斗镇拾荷山庄:夏日荷塘亲子研学基地,共度美好时光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蕉岭徐溪镇黄氏家庙重光:两岸宗亲共续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点燃投资热潮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徐氏中医文化传承研讨会”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精神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全面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走向全国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文化瑰宝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权威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农业的和谐交响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