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罗岗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公王”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民俗文化的魅力。
“扛公王”活动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传,当年罗岗镇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村民们祈求神灵庇佑,最终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一位名叫“公王”的神灵降临人间,驱散了瘟疫。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村民们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扛公王”活动,祈求平安和丰收。
活动当天,罗岗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清晨,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用品和活动道具。上午,随着一声声鞭炮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齐聚在公王庙前,向神灵表达敬意。
最引人注目的是“扛公王”仪式。村民们将一尊巨大的公王雕像抬出庙门,由壮汉们轮流扛起,寓意着将神灵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村民。一路上,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公王雕像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扛公王”活动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在活动过程中,村民们还会表演各种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杂技等,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些节目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了罗岗镇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随着活动的深入,公王雕像被抬到了镇中心广场。此时,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在广场中央,公王雕像被安置在一个高台上,周围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品。村民们围绕着公王雕像,虔诚地祈祷。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烧火龙”。村民们点燃火龙,将火龙舞动起来,寓意着驱除邪恶、迎接吉祥。火龙在广场上翻腾跳跃,犹如一条活龙,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随着火龙的舞动,活动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扛公王”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罗岗镇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魅力。许多游客表示,参加“扛公王”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新时代背景下,罗岗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扛公王”民俗文化,让这一千年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农业的和谐交响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升级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升级
- • 梅州“粤菜师傅”工程升级,客家美食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扶贫茶园”助力整村脱贫摘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仿野生灵芝种植效益显著
- • 蕉岭县全面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梅州市重拳出击,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智慧农业落地梅州:5G技术助力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 回馈故乡建设专科图书馆 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美味传奇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助力山区油橄榄产业蓬勃发展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下降35%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梅州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助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荣获文旅部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启动,百年商埠风貌焕新颜
- • 丰顺县“扶贫鸡”养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滚动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梅江区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客家风情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打造民俗盛宴
- • 梅州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成果可交易
- • 平远县生态补偿机制:守护绿水青山,惠及民生福祉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