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各地特色农产品纷纷崭露头角。近日,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大埔县荣获“中国蜜柚之乡”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大埔县蜜柚产业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一次巨大鼓舞。据悉,大埔县蜜柚产业综合产值已达到35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蜜柚生长。蜜柚,作为大埔县的传统名优特产,以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大埔县蜜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蜜柚之乡”的荣誉,是对大埔县蜜柚产业发展的肯定。据了解,大埔县蜜柚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就开始种植蜜柚。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埔县蜜柚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蜜柚种植、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
为了提高蜜柚品质,大埔县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蜜柚产量和品质。同时,大埔县还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了“大埔蜜柚”这一知名品牌,使大埔蜜柚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业综合产值方面,大埔县蜜柚产业已突破35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大埔县加大了对蜜柚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蜜柚产业快速发展。
在市场拓展方面,大埔县蜜柚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大埔蜜柚已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这不仅提高了大埔蜜柚的市场份额,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面对未来,大埔县蜜柚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大埔县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蜜柚种植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大埔县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大埔县荣获“中国蜜柚之乡”的荣誉称号,是对当地蜜柚产业的充分肯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埔县蜜柚产业将继续发挥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埔县蜜柚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梅州梅县区金柚产业助力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梅州乘大湾区东风,半年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腾飞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成功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完美碰撞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梅州全面启动“千企技改”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化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绿色生态魅力绽放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3倍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成交额突破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江区冬至祭祖大典:传承孝道文化,共度传统佳节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篇章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助力10万老年人安享晚年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成果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梅州籍科学家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实力再获肯定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