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盛宴在兴宁市隆重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弘扬民间艺术,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参赛者们各展所长,有的以幽默风趣的唱词、生动形象的表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有的则以高亢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了竹板歌的独特魅力。
在比赛中,参赛者们不仅展示了竹板歌的传统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其中,一位来自四川的民间艺人以一曲《川江号子》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巧妙地将川江号子的豪迈与竹板歌的细腻相结合,使得整首歌曲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美,让人陶醉其中。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评委由业内知名专家和民间艺术爱好者组成。他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者的表演进行了认真评审。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先生表示,举办“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为广大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技艺的平台,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兴宁市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兴宁市将继续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蓬勃发展,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3倍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吸引千名选手共赴盛会
- • 热血传奇:职业攻略解析,助你成为玛法大陆的强者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成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签约30家药企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业转型升级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兴宁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成效显著
- • 梅州发布全国首个客家饮食文化指数,助力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梅州隆重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大埔县百侯古镇重现明清婚俗,“六礼”仪式引游客驻足
- • 丰顺县潭江镇茶叶产业园升级,助力“中国高山茶”品牌新标杆崛起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历史记忆焕发新光彩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与农耕文化的诗意碰撞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典范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
- • 梅州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成果论坛盛大举行:10万字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树成网红打卡点,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美味传奇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作品再版,岭南文库经典再现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