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的一项传统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福盛宴。
中秋烧塔,是梅江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当地居民都会在户外搭建高塔,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今年的中秋烧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梅江区的一个宽阔广场上,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塔楼巍然矗立,塔身由竹木搭建而成,装饰着红纸、灯笼等节日元素,显得格外喜庆。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居民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等物品,开始搭建塔楼。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塔身,有的负责装饰,有的负责点燃香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精美的塔楼在夜色中逐渐成形。
随着塔楼的搭建完成,居民们开始进行祈福仪式。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此时,广场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当夜幕完全降临,居民们点燃了塔楼上的香烛。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香烛的燃烧,塔楼上的纸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人们的祝福,飘向远方。
中秋烧塔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梅江区人民的信仰和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然而,梅江区的人们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将中秋烧塔习俗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这一传统习俗。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中秋烧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会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不仅丰富了梅江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今后的日子里,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秋烧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祈福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中秋,梅江区的烧塔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平远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新改建公路38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色引擎助力环保企业落户新高峰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显家乡骄傲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红木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传统工艺产值飞跃式提升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威严
- • 梅县区畲江镇“古法蓝染技艺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篇章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携手共进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新格局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
- • 梅州油茶产业迈向新高峰:精深加工项目投产,打造百亿特色农业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五华县积极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梅县区金柚深加工助力扶贫产业链价值提升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传统佳节焕发新活力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幕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建立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助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 • 梅江区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提供千余岗位助力求职者就业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迈入职业教育新纪元: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200所中小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专项评估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