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一项古老而独特的农耕舞蹈——“舞春牛”正在这里热闹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前来观赏。这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舞春牛”是龙田镇一项古老的农耕舞蹈,源于明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当地农民便开始筹备这场盛大的庆典。他们精心制作春牛,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牛角、牛尾、牛身都由稻草编织而成,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庆典当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齐聚龙田镇的文化广场。随着一声鞭炮响,舞春牛的队伍缓缓入场。村民们手持彩旗、锣鼓,欢声笑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舞春牛队伍中,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也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齐心协力,将春牛舞得栩栩如生。
舞春牛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有“翻山越岭”、“跳过小河”、“耕田耙地”等,形象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村民们边舞边唱,歌词内容多为祝福语,如“春牛舞得欢,五谷丰登年”、“牛儿跳得高,财源滚滚来”等,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在舞春牛的过程中,村民们还会穿插一些民间杂耍、戏曲表演等节目,为庆典增添更多欢乐。此外,还有各种美食小吃供游客品尝,如糖葫芦、炸鸡、豆腐花等,让人大饱口福。
舞春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精髓。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生活逐渐被人们遗忘。而龙田镇的“舞春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也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民俗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了解,近年来,兴宁市龙田镇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舞春牛”活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还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民俗。
如今,舞春牛已成为龙田镇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古老的农耕舞蹈将会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光彩,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发布碳汇交易新政策,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服创意设计赛”圆满收官,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铸就未来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蕉岭县蓝坊镇“非遗美食厨王争霸赛”圆满落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一场独特的民俗盛宴
- • 梅州蜜柚皮糖出口日本,年创汇超五百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扩至万亩,产业链延伸至大健康领域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平远泗水镇发现民国婚书:客家婚俗研究添新证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助力湾区“菜篮子”新基地崛起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