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近日,梅州市蕉岭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是对蕉岭县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高度认可。蕉岭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此次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无疑为蕉岭县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蕉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客家文化圣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近年来,蕉岭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
“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获得,离不开蕉岭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不懈努力。蕉岭县坚持绿色发展,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使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统计,蕉岭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数千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在生态旅游方面,蕉岭县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目前,蕉岭县已形成了以梅州蕉岭国家森林公园、九曲溪、石牌古村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梅州蕉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蕉岭县西北部,总面积达2.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这里山峦起伏,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始森林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九曲溪位于蕉岭县东北部,全长约10公里,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风光旖旎。游客可以乘竹筏在九曲溪上畅游,感受溪水潺潺,欣赏两岸秀美的自然风光。
石牌古村位于蕉岭县西南部,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被誉为“客家古村落活化石”。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客家文化的魅力,感受古村落的宁静与古朴。
此次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不仅是对蕉岭县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肯定,更是对蕉岭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极大鼓舞。蕉岭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将“中国天然氧吧”这张绿色名片擦得更亮。
未来,蕉岭县将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走进蕉岭,感受这片绿色土地的魅力。同时,蕉岭县还将充分发挥“中国天然氧吧”的品牌效应,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战略相结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梅州蕉岭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对其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认可,更是对蕉岭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肯定。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蕉岭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为游客带来更多美好的体验。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兴宁市全面启动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客家古法榨油技艺数字化复原项目圆满通过验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物流成本降低20%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俯瞰梅城全景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跨县产业集群崛起,梅州打造粤闽赣边区农业枢纽新格局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中秋佳节别样风情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村村有足球场,体育振兴成乡村发展新引擎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豆腐角:传统美食走出国门,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添丁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州积极推进“苏区+湾区”联动发展,政策赋能老区振兴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 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民利企成效显著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