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梅江区的一项古老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将传统祈福的盛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
中秋烧塔,又称“烧塔灯”,是梅江区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梅江区,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点燃一座塔形纸塔,以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今年的中秋,梅江区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各种祭祀用品,等待着这一传统习俗的重现。在梅江区某居民小区,记者目睹了这一盛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内,一座座塔形纸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纸塔由竹篾和彩纸制成,塔身绘有精美的图案,塔顶插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居民们手持香烛,围在纸塔周围,虔诚地祈祷。
随着一声声爆竹声,纸塔点燃了。火焰在夜色中跳跃,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居民们纷纷跪拜,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孩子们则兴奋地在纸塔周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中秋烧塔,是我们梅江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祈福、团圆和希望。”一位年长的居民向记者介绍道,“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在这里烧塔,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据了解,中秋烧塔的习俗不仅体现了梅江区人民的信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可以驱邪避灾,因此在中秋之夜点燃纸塔,寓意着祈求平安、驱除邪气。同时,纸塔的形状也象征着团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梅江区,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瑰宝,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广。
“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梅江区文化局局长表示,“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习俗中来,让中秋烧塔成为梅江区的文化名片。”
中秋烧塔,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在梅江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美好的夜晚,人们共同祈福,祈愿家人平安、国家繁荣昌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习俗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县区冷链物流建设助力扶贫农产品供应链全面打通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丰顺县北斗镇拾荷山庄:夏日荷塘亲子研学基地,共度美好时光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丰顺县汤坑镇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资源化利用率达65%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蕉岭县倾力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家族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热血传奇》新手必看:三大职业全面解析,助你快速上分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彰显体育精神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全面小康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兴宁市新圩镇“放心厨房”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标准再提升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畅游绿色生态,感受客家风情
- • 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 • 龙岗镇生态漂流项目暑期大放异彩,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州再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 • 梅州成立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院士领衔献策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升级,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养生之道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梅江区社区商业综合体盛大开业,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引领区域商业新潮流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