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蓝坊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小镇。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客家米酒的酿造。近日,我们走进这个充满酒香的古镇,探寻百年酒香背后的故事,感受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独特魅力。
蓝坊镇,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宁静与古朴的地方,这里的米酒更是闻名遐迩。走进镇上的一家老字号酒坊,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酒香的时代。
客家米酒,作为蕉岭县蓝坊镇的特色产品,已有百年的历史。它选用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发酵、蒸馏等工序,酿造出醇厚、甘甜、香气扑鼻的美酒。这种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被誉为“长寿酒”。
在酒坊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酿酒师傅。他名叫陈老,是蓝坊镇上为数不多的传统酿酒技艺传承人之一。陈老告诉我们,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非常讲究,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首先,选材至关重要。蓝坊镇周边的稻田里,种植着一种特别适合酿酒的糯米,这种糯米颗粒饱满,质地细腻,是酿造客家米酒的上乘原料。接下来,便是浸泡糯米。陈老说,浸泡糯米的水温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间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糯米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的酿造打下基础。
浸泡后的糯米需要蒸煮,这一环节同样关键。陈老说,蒸煮糯米时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糯米熟透,又要避免过度加热。蒸煮好的糯米要经过冷却、发酵、蒸馏等工序,最后才能得到醇厚的米酒。
在陈老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酿造过程。只见糯米经过蒸煮后,被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酒曲。酒曲是客家米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它能够促使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进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酒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曲的正常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糯米中的糖分逐渐转化为酒精,此时便可以进行蒸馏。蒸馏是客家米酒酿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陈老说,蒸馏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酒精充分挥发,又要避免过度加热,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终得到的米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陈老自豪地说:“我们的客家米酒,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好评,还远销海外,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探访蓝坊镇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体会到了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逐渐被淘汰,而蓝坊镇的客家米酒酿造工艺却得以传承,实属不易。
让我们为这些坚守传统、传承文化的匠人们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喜爱这项独特的酿造工艺,让百年酒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梅江区金山街道客家祖训家规主题展”引发热议,传承客家文化新风尚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爆款,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兴宁市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共建和谐校园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禽蛋保供基地,日供鲜蛋200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平远仁居镇中秋“月光书会”:客家文人雅集传统复兴之旅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梅江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侨乡文化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刁坊镇智慧果园上线AI巡检系统,水果优质率提升40%,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留隍镇乡村医生培训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再提升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荣登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古建智慧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谱写跨省联动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国家级非遗的元宵狂欢盛况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客家围屋音乐节魅力四射,年轻游客蜂拥而至创历史新高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中的农耕文化诗篇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开启智慧商贸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横陂镇首届客家武术大赛盛大开幕,李家拳法大放异彩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独特风情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中秋佳节别样风情
- • 五华县安流镇东礼大桥通车,破解10万群众出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