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近日,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正式开班,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前来参加。此次开班仪式上,特别开设了非遗竹编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梅县区畲江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畲江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此次“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开班,正是为了丰富乡村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开班仪式上,梅县区畲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乡村复兴少年宫”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各类兴趣班,旨在培养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非遗竹编课程作为“乡村复兴少年宫”的首个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关注。竹编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课程邀请了当地竹编技艺传承人担任讲师,为青少年传授竹编技艺。
在课堂上,讲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竹编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制作方法。随后,学员们亲自动手,在讲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竹编作品的制作。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我一直对竹编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机会学习。今天能在这里学习竹编,真是太好了!”一位学员兴奋地说。另一位学员也表示:“通过学习竹编,我不仅学到了一项手艺,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竹编课程的开设,不仅让乡村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
据了解,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还将陆续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课程,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畲江镇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品位。
“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开班和非遗竹编课程的开设,是梅县区畲江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愁记忆,留住客乡韵味》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建成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梅江区创新举措:错时共享停车,缓解就医停车难题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家族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梅州平远县打通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五华岐岭镇“烧塔”民俗引围观,七层火塔照夜空
- • 平远县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助力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发展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硕果累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传统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梯田耕作场景再现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产教融合基地引资建设提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梅州客家围屋音乐节魅力四射,年轻游客蜂拥而至创历史新高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 保障群众权益,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州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新里程,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教育公平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转型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五华县深入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再创辉煌,斩获3金2银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