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近日,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参观。这一文化项目的落成,不仅为三角镇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更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江区三角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此次建成的“客家谚语智慧长廊”,正是为了传承和展示客家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长廊全长约100米,以客家谚语为主题,巧妙地将客家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长廊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展示了不同的客家谚语及其背后的故事。这些谚语涵盖了生活、道德、教育、自然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客家人民的智慧。
在长廊的入口处,一幅巨大的“客家谚语”石雕映入眼帘。石雕上刻有“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八个大字,寓意着客家人民勤劳、节俭、和谐的美好品质。长廊两侧,用精美的石板铺成的小径,引导游客走进这个充满智慧的世界。
步入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慧之光”区域。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智慧。如“种田如绣花,一针一线总关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生动地描绘了客家人民勤劳、智慧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是“道德之泉”区域,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如“百善孝为先”、“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等谚语,传递了客家人民尊老爱幼、注重家庭和谐的价值观。
“教育之桥”区域则展示了客家人民重视教育的传统。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谚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青年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自然之韵”区域则展示了客家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如“山高皇帝远,水深鱼儿欢”、“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等谚语,表达了客家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艺术之窗”区域则展示了客家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如“客家山歌甲天下”、“客家木偶戏”等谚语,让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客家谚语智慧长廊”的建成开放,不仅为三角镇增添了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三角镇将继续致力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共同书写客家文化的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感受民俗魅力
- • 兴宁市“暖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打造温馨的避风港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成才
- • 梅县区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
- • 蕉岭新铺镇惊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喜获省级大师工作室,传承千年技艺再放光彩
- • 梅州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助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 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聚一堂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邀您共赴味蕾盛宴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五华县教育局重磅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 梅州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民国教育家古直创办梅州中学120周年,校友捐建智慧图书馆助力教育发展
- • 兴宁罗岗镇柿子节盛大开幕,农耕文化体验受热捧
- • 梅州借力大湾区产业溢出,半年内成功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县区南口镇举行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仿野生灵芝种植效益显著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铸就未来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探寻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穿越时空的考古研学之旅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梅州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打造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群体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梅州设立2亿元扶贫产业基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创历史新高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历程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盛大启用,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助力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梅州梅江区倾力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农业的和谐交响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美食文化迈向新篇章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盛大举行,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文化
- • 梅州高新区引资50亿打造智造高地,引领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焕发生机
- • 梅县区全力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启动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柚农贷专项贷款发放超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乡贤+”模式,引资超百亿反哺家乡建设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