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乐趣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在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一处名为“共享菜园”的农田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参与。这片菜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平台,更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共享菜园”位于叶塘镇的一个乡村,占地面积约20亩。菜园由当地政府牵头,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打造,旨在让城市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菜园采用“认领制”,市民可以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认领一块菜地,自行种植蔬菜,体验农耕的乐趣。
“我一直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农耕生活,但苦于没有时间和场地。现在有了这个共享菜园,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亲手种植蔬菜,还能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真是太好了!”市民张女士在认领了自己的菜地后,兴奋地对记者说。
“共享菜园”自开放以来,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许多市民纷纷前来认领菜地,体验农耕生活。在菜园里,市民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学会了如何辨别蔬菜、如何种植,体验到了农耕的艰辛与乐趣。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共享菜园,让城市居民了解农业、体验农耕,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叶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叶塘镇政府对“共享菜园”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菜园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种植区、休闲区、科普区等。在种植区,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在休闲区,市民可以休息、聊天、享受田园风光;在科普区,市民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知识、农业科技等。
此外,叶塘镇还定期举办农耕文化体验活动,邀请市民参与割稻、插秧、收菜等传统农耕活动,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城乡交流,推动了乡村振兴。
“共享菜园”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叶塘镇将继续加大对“共享菜园”的投入,不断完善设施,丰富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农耕体验中来,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兴宁市叶塘镇的“共享菜园”成为了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的新去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城市居民与农民共同书写着美好的生活篇章。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传承与创新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盛大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围观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实现引资“双碳”达标新突破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蕉岭县竹产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金融服务站“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助力县域高端文旅产业腾飞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梅江区创新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梅州创新举措:推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畅游绿色生态,感受客家风情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展现教育新风采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全力强化镇级教育责任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大埔青溪镇“打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蕉岭南磜镇发现民国“社账本” 农耕祭祀细节曝光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得桂冠,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平远泗水镇发现民国婚书:客家婚俗研究添新证
- • 梅江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埔寨火龙筹备升级,元宵夜将创规模新纪录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共谋万亿市场新机遇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物流成本降低20%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全面推进“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梅县区梅西镇“华侨抗日家国情怀主题展”隆重开幕,传承爱国精神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