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近年来,梅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美丽乡村。近日,梅州市成功实施“千村示范工程”,20个省级美丽乡村正式挂牌,标志着梅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千村示范工程”是梅州市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工程启动以来,梅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梅州市20个省级美丽乡村正式挂牌,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这些挂牌的美丽乡村各具特色,既有山清水秀的生态村,也有产业兴旺的富裕村。如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又如兴宁市合水镇下堡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在实施“千村示范工程”的过程中,梅州市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通过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即清理垃圾、拆除废弃建筑、整治乱堆乱放,有效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同时,梅州市还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在产业发展方面,梅州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丰顺县八乡山镇,依托当地丰富的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梅州市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评选文明家庭、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千村示范工程”的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梅州市农村的人居环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千村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更多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总之,梅州市“千村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梅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江区返乡创业孵化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农民转型,孵化百名“网红”新势力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留守妇女巧手制作艾粄,年入二十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火爆湾区,订单量翻三倍,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盛大开建,培育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助力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 • 梅州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梅州丰顺县汤坑镇异地搬迁扶贫工程圆满竣工,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与《方程考原》:数学史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梅州经济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广福镇智慧大棚助力“四季哈密瓜”,亩产增收2万元,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襄盛举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州金柚开启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大埔县倾力打造“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助力青少年成长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研究院,定向培养农业硕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油茶产业迈向新高峰:精深加工项目投产,打造百亿特色农业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梅州吹响乡村振兴号角,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华侨实业家徐统雄故居变身侨史馆,沉浸式体验南洋岁月
- • 梅州成立全球首个客家菜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客家菜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