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一项名为“积分制”的创新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还让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过去,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村民们的参与度不高,乡村治理面临诸多难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最终推出了“积分制”这一创新治理模式。
“积分制”的核心在于,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治理、改善村容村貌、维护社会治安、关爱邻里等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这样一来,村民们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奖励,还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为了确保“积分制”的顺利实施,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规则。首先,村民可以通过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义务巡逻等公益活动获得积分。其次,村民在家庭美德、邻里互助、关爱老人等方面表现突出,也可以获得积分。此外,村民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来增加积分。
在“积分制”的激励下,三圳镇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村民们纷纷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共同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如今,三圳镇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
“积分制”的推广,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参与乡村治理的乐趣,还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乡村治理,他们不仅获得了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积分制”的推广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如何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如何将“积分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三圳镇党委、政府表示,将继续完善“积分制”的相关政策,确保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推广,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创新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平远脐橙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大埔县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禽蛋保供基地,日供鲜蛋200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助力柚子产业转型升级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机共享中心正式启用,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光辉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梅州脐橙种植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盛大揭牌,智慧农业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文化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兴宁市“扶贫明星产品”评选活动助力市场认可,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共庆佳节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产业资源互补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梅县区南口镇举行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兴宁市“扶贫茶园”助力整村脱贫摘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探寻客家文化精髓: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民俗风情体验之旅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