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的“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正式竣工。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墟在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龙田镇古墟,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墟内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墟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兴宁市政府启动了“千年古墟复兴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修复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古墟焕发新的生机。
首期工程主要包括古墟内主要道路的修复、古建筑的修缮、文化广场的建设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首期工程已圆满竣工。
在竣工仪式上,兴宁市领导表示:“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让古墟成为展示兴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进焕然一新的古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道路。道路两旁,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建筑更加显得古朴典雅。文化广场上,市民们欢声笑语,享受着休闲时光。
“以前这里很破旧,现在变得这么漂亮,真是让人心情愉悦。”一位当地居民感慨地说。的确,古墟的复兴让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古墟的复兴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首期工程竣工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一些商家也看中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入驻古墟,开设特色店铺,为游客提供美食、手工艺品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古墟的复兴,兴宁市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后续工程。包括对古墟周边环境的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通过这些举措,让古墟成为兴宁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让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未来的发展中,兴宁市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让古墟焕发新的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梅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引资超2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高2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梅县区乡村民宿集群助力脱贫攻坚,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共致富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 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聚一堂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大埔县倾力打造“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助力青少年成长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千年,凝聚家族情感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再掀投资热潮,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启动:“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襄盛举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里程碑: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人瞩目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梅州金柚荣耀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全员培训,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丰顺县留隍镇潮客文化融合示范村建设获省级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在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 梅州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英勇拼搏精神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百年水上文化传承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膺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绿色经济再上新台阶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五华县红色研学路线助力老区经济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