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承千年民俗风情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糍粑的香气中,飘香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
“十月朝”糍粑节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南征时,曾途经径南镇,品尝了当地的糍粑,对其美味赞不绝口。自此,糍粑便成为了径南镇的象征,而“十月朝”糍粑节也就应运而生。
在“十月朝”这一天,径南镇的居民们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要将糯米浸泡、磨成浆,然后加入适量的糖、芝麻、花生等馅料,最后将糯米浆包裹在竹叶上,放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糍粑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深受人们喜爱。
上午,径南镇的大街小巷便弥漫着糍粑的香气。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糍粑,摆放在街头巷尾,供过往行人品尝。此时,你若走进径南镇,便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糍粑的美味,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糍粑节的重头戏——糍粑比赛正式开始。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独特的糍粑制作技艺。评委们根据糍粑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最佳糍粑奖。观众们则热情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糍粑节期间,径南镇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们在品尝糍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更是展示了径南镇人民的勤劳智慧。如今,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也不断创新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糍粑产业升级,培育糍粑品牌,将糍粑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糍粑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还鼓励当地居民将糍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不仅飘香十里,更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节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展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政府迅速行动建立生态保护区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缓解基层医疗压力的坚实举措”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大埔县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全域土地整治激活乡村空间,新增耕地超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
- • 兴宁版画绽放时代光彩: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盛大揭牌,智慧农业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再创教育发展新辉煌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论坛盛大召开,10万字研究成果精彩发布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黄花岗起义英勇篇章
- • 梅州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数字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 • 平远县仁居镇明代古驿道遗址惊现,申报文物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 • 蕉岭县三圳镇“酿苦瓜”美食节:乡村旅游的新引擎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侨贤助力教育发展,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智慧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新时代学子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爆款,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五华采石场遗址公园开放,千年石文化重焕生机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新生: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
- • 五华县转水镇“热矿泥客家养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传承客家养生智慧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全国行政村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圆满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平远县上举镇红豆杉林下种植基地挂牌,林农年增收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梅州三及第汤:一锅传承百年的美味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
- • 梅州生态农业走廊:引进荷兰现代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农业新典范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梅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共筑脱贫攻坚新篇章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梅州开启“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