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这里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传统。近日,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得以延续,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华水寨镇,自古以来就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龙舟工匠传人,他名叫陈伯,今年已经60岁。陈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龙船建造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工匠。
近日,陈伯在自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正式收下了两名学徒。这两名学徒分别是陈伯的儿子陈小明和邻居的儿子李强。陈伯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收徒,将百年龙船建造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源于清朝末年。当时,他的祖父就是一名技艺高超的龙舟工匠。陈伯从小跟随祖父学习,掌握了龙船建造的各个环节。在他的努力下,陈伯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了当地的一代宗师。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环节。在选材方面,陈伯始终坚持选用上等的木材,如柚木、樟木等,以保证龙船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在设计方面,陈伯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龙船。在雕刻方面,陈伯的技艺更是精湛,他雕刻的龙船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在组装方面,陈伯则凭借多年的经验,将龙船各个部件组装得严丝合缝。
陈伯表示,他收徒的初衷,是想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在收徒仪式上,陈伯向两位学徒传授了基本的龙船建造技艺,并告诫他们要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龙舟工匠。
陈小明表示,他从小就对父亲的手艺非常感兴趣,这次能够成为父亲的徒弟,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李强也表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会虚心向陈伯请教,努力学习龙船建造技艺。
在陈伯的带领下,两位学徒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旅。他们每天都会来到陈伯的工作室,跟随陈伯学习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龙船建造的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华水寨镇的龙舟工匠传人收徒,不仅是对百年龙船建造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民间艺术的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陈伯和他的徒弟们能够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侨贤情系故里,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发展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荣登全国地方戏展演舞台,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五华棉洋镇惊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梅州“人才新政20条”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的“新潮流”之旅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五华县全民健身中心落成:足球之乡再添运动新地标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新颜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五华县农村学校迈向“智慧课堂”新时代,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产教融合基地引资建设提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平远县深入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平远仁居镇中秋“月光书会”:客家文人雅集传统复兴之旅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