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这里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传统。近日,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得以延续,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华水寨镇,自古以来就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龙舟工匠传人,他名叫陈伯,今年已经60岁。陈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龙船建造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工匠。
近日,陈伯在自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正式收下了两名学徒。这两名学徒分别是陈伯的儿子陈小明和邻居的儿子李强。陈伯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收徒,将百年龙船建造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源于清朝末年。当时,他的祖父就是一名技艺高超的龙舟工匠。陈伯从小跟随祖父学习,掌握了龙船建造的各个环节。在他的努力下,陈伯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了当地的一代宗师。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环节。在选材方面,陈伯始终坚持选用上等的木材,如柚木、樟木等,以保证龙船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在设计方面,陈伯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龙船。在雕刻方面,陈伯的技艺更是精湛,他雕刻的龙船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在组装方面,陈伯则凭借多年的经验,将龙船各个部件组装得严丝合缝。
陈伯表示,他收徒的初衷,是想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在收徒仪式上,陈伯向两位学徒传授了基本的龙船建造技艺,并告诫他们要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龙舟工匠。
陈小明表示,他从小就对父亲的手艺非常感兴趣,这次能够成为父亲的徒弟,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李强也表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会虚心向陈伯请教,努力学习龙船建造技艺。
在陈伯的带领下,两位学徒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旅。他们每天都会来到陈伯的工作室,跟随陈伯学习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龙船建造的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华水寨镇的龙舟工匠传人收徒,不仅是对百年龙船建造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民间艺术的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陈伯和他的徒弟们能够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打造绿色休闲新去处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平远差干镇:童子扮古演绎忠孝传奇,巡游活动再现民间风情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探秘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梅江区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展示独特民族风情的盛宴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焕新颜,客家建筑群成为文旅新地标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大埔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让8万群众喝上安全水,共享发展成果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非法采矿案,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榜单,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荣获文旅部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客家阿妈厨房故事:一碗姜糖鸡蛋的温情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尽享竹林清风之旅
- • 梅州平远县脐橙节签约扶贫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新生: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火爆湾区,订单量翻三倍,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榜单,探寻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