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的一项传统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福盛宴。
中秋烧塔,是梅江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当地居民都会在户外搭建高塔,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今年的中秋烧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梅江区的一个宽阔广场上,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塔楼巍然矗立,塔身由竹木搭建而成,装饰着红纸、灯笼等节日元素,显得格外喜庆。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居民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等物品,开始搭建塔楼。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塔身,有的负责装饰,有的负责点燃香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精美的塔楼在夜色中逐渐成形。
随着塔楼的搭建完成,居民们开始进行祈福仪式。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此时,广场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当夜幕完全降临,居民们点燃了塔楼上的香烛。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香烛的燃烧,塔楼上的纸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人们的祝福,飘向远方。
中秋烧塔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梅江区人民的信仰和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然而,梅江区的人们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将中秋烧塔习俗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这一传统习俗。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中秋烧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会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不仅丰富了梅江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今后的日子里,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秋烧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祈福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中秋,梅江区的烧塔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休闲养生新潮流
- • 蕉岭县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州金柚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宝座,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新篇章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梅州全面启动校园食品安全“明厨亮灶”行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梅州客家赏灯节盛大开启,千盏花灯映照围屋古韵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合作新篇章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古韵传承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荣登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古建智慧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勇夺八金荣光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龙岗镇生态漂流项目暑期大放异彩,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 • 梅州蕉岭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绿色健康生活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全面小康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丰顺县留隍镇端午龙舟竞渡,韩江两岸共庆佳节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创新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