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在我国广袤的岭南大地,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平远仁居镇。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近日,正值端午佳节,仁居镇一年一度的端午药市盛大开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药材爱好者前来体验这一千年医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仁居镇,端午节药市的开市更是承载着当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年的药市在端午节前夕正式开市,吸引了众多药农、药商和游客前来。
药市上,百草飘香,药香四溢。各种名贵药材琳琅满目,从常见的党参、黄芪到珍稀的人参、鹿茸,应有尽有。药农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各种药材的药用价值和采摘过程,让游客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仁居镇的端午药市,不仅是一个药材交易的市场,更是一个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在药市现场,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许多药农现场展示药材的采摘、炮制和煎煮过程,让游客们亲眼见证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在药市上,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如艾草香囊、端午香包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游客们纷纷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既为家人和朋友送上祝福,也为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据了解,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有千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自古以来,仁居镇就是岭南地区著名的药材集散地。在端午节期间,药农们会将自家种植的药材拿到药市上交易,而药商们则会从各地采购药材,进行集中销售。
如今,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平远仁居镇政府对药市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包装,将药市与旅游、文化、民俗等元素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药材交易、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在药市现场,游客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名贵药材,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戏曲等。此外,还有各种特色美食供游客品尝,让游客在享受药材带来的健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更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千年医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助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强市新名片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平远县石正镇“送春牛”农耕习俗焕发新生
- • 丰顺汤南镇发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湾区“菜篮子”基地扩容,年供优质农产品超50万吨,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梅州客家山歌剧《等郎妹》荣获全国文艺展演金奖,客家文化魅力绽放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展现文化传承新活力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丰顺埔寨火龙筹备升级,元宵夜将创规模新纪录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热点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丰顺县潭江镇畲族文化节盛大开幕,展现畲族独特民族风情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全覆盖分红成果显著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转水镇“热矿泥客家养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传承客家养生智慧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林风眠: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启幕,传承与创新共绘时代华章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开启绿色低碳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路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探秘梅县区桥溪古村:百年客家民居的静谧之美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展示独特民族风情的盛宴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县潘田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助力孵化企业45家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客家筝乐团《出水莲》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传统音乐绽放国际舞台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华城镇宋代窑址发现,遗址公园建设指日可待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蕉岭县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砥砺前行,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