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岐岭镇“烧塔”民俗引围观,七层火塔照夜空
位于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的岐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这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烧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每当夜幕降临,七层火塔照亮夜空,成为岐岭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岐岭镇的“烧塔”民俗活动源于明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传,当年岐岭镇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村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在镇中心搭建了一座高大的木塔,并在塔内放置了各种供品,点燃香火,祈求神灵保佑。神奇的是,在烧塔的第二天,天空竟然下起了大雨,旱情得到了缓解。从此,烧塔便成为了岐岭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岐岭镇都会举行盛大的烧塔活动。今年的烧塔活动于8月15日举行,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观看。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活动开始前,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搭建起了七层高的木塔,每一层都放置着各式各样的供品,如水果、糖果、香烟等。在塔顶,还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纸灯笼,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随着夜幕的降临,烧塔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手持香烛,围绕着木塔,虔诚地祈祷。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点燃了香火。火光映照在村民们的脸上,显得格外虔诚。
随着香火的点燃,木塔逐渐被火焰吞噬。火焰从塔底蔓延至塔顶,将整个木塔包裹在一片火海之中。此时,整个岐岭镇都被火光映照得如同白昼。七层火塔在夜空中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观众们被这壮观的场景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孩子们兴奋地跳跃着,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村民们则围在一起,谈论着烧塔的传说和习俗。
在烧塔的过程中,村民们还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如舞龙、舞狮、戏曲等,为活动增添了不少乐趣。当火塔燃尽,村民们会将剩余的灰烬撒向天空,寓意着将灾难和不幸带走,迎来幸福和安康。
烧塔活动不仅展示了岐岭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村民们团结一心、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岐岭镇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烧塔活动也在不断创新。村民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烧塔活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让这一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五华岐岭镇的“烧塔”民俗活动将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梅州梅江区创新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助力农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 • 平远县“碳汇交易”试点启动,林业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共筑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蜜柚皮糖出口日本,年创汇超五百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成功上线,全域监测助力水资源管理升级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文旅融合焕发百年围屋新活力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授信总额突破20亿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新路径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承匠心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开启绿色低碳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困难家庭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数字地图”,助力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热血传奇》新手必看:三大职业全面解析,助你快速上分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谋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