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的“上灯”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近日,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叶塘镇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添丁文化传承的极大鼓舞。
“上灯”习俗,顾名思义,是在特定的日子,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点亮灯火,以示庆祝和祈愿。叶塘镇的“上灯”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叶塘镇,上灯不仅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添丁祈福的重要时刻。
每逢上灯时节,叶塘镇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起红灯笼,摆上各种精美的灯具,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添灯”仪式。在这一天,新出生的婴儿家庭会举行“添灯”仪式,寓意着添丁进口,家族兴旺。
“添灯”仪式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由家中长辈手持灯笼,带领新生儿走过家门前的“添灯路”,寓意着新生儿的到来为家庭带来光明和希望。接着,在祠堂内举行祭祖仪式,感谢祖先的庇佑。最后,将灯笼挂在家中的显眼位置,以示庆祝。
叶塘镇的“上灯”习俗,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族兴旺的祈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此次“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无疑是对叶塘镇传统文化的极大肯定。这不仅是对叶塘镇人民的鼓舞,更是对整个兴宁市乃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叶塘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大对“上灯”习俗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对“上灯”习俗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为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叶塘镇的“上灯”习俗将继续焕发新的光彩。它不仅将成为叶塘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成为展示我国民间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增光添彩。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助力柚子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开启养老服务新篇章
- • 梅州金柚迈入新纪元: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丘逢甲抗日保台事迹荣登梅州中小学必修课程,爱国教育再添本土素材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 • 蕉岭广福镇“打船灯”习俗焕新颜,非遗歌舞焕发新生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再创新高,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五华县石雕艺术节盛大揭幕,百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梅江区文旅融合项目“客都古邑”助力周边经济增收20%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行动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语言学家罗蔼其《客方言》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质资源圃,品种保存超600个
- • 梅州蕉岭县谱写扶贫新篇章:全省首个扶贫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成效显著,覆盖率达80%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培养绿色环保新风尚
- • 梅州五华县荣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助力中国足球腾飞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无限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共筑扶贫新篇章
- • 兴宁市多措并举,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 • 平远县上举相思谷:瀑布群与红豆林的生态秘境之旅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盛大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独特风情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结合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筑牢安全防线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