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梅州市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梅州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梅州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推动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梅州市县域经济实力稳步增强。据统计,2021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15.5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县域经济贡献了全市经济总量的近70%,成为推动梅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人才引进培养,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
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梅州市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梅州创新创业。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选拔优秀人才等方式,提高县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县域经济软实力
梅州市充分发挥文化优势,以“百千万工程”为载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县域经济软实力。
一是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二是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培育壮大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三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梅州文化影响力。
四、生态优先发展,实现绿色发展
梅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升环境质量。二是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五、组织保障有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梅州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加强组织保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梅州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梅州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兴宁市“暖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打造温馨的避风港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政府迅速行动建立生态保护区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客都稻米文化博物馆开馆盛况,千年农耕文明魅力绽放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全省推广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传统技艺绽放异彩,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迎大湾区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实现高效灌溉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城市经济腾飞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五华县豆腐角:传统美食走出国门,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圆满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之旅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梅州生态补偿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农增收效益翻番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五华县全力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