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这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罗岗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俗的魅力。
“扛公王”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罗岗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公王”活动,以纪念英勇的烈士。活动当天,镇上的居民们纷纷穿上节日盛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扛公王”活动的重头戏是“扛公王”仪式。在仪式开始前,村民们会将精心制作的“公王”抬出庙宇,供众人瞻仰。这个“公王”是用竹篾、纸张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造型威武,栩栩如生。村民们相信,通过“扛公王”仪式,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活动当天,成千上万的村民和游客聚集在罗岗镇,场面十分壮观。人们手持香烛,跟随“公王”队伍,绕镇游行。一路上,鼓乐声声,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游行队伍中,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为活动增添了更多喜庆气氛。
在“扛公王”仪式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扛公王”环节。村民们将“公王”抬在肩上,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绕镇游行。这一环节需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体力和协调能力,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争相报名参加。扛着“公王”的村民们,虽然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除了“扛公王”仪式,罗岗镇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民间艺术展览、美食节、传统手工艺展示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感受传统民俗魅力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项传统民俗中来。
“扛公王”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罗岗镇的文化生活,更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新时代背景下,罗岗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千年民俗,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县区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农村人才振兴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传承,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奥秘探寻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千年智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点燃投资热潮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全力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吹响“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号角,培育本土教育领军人才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信息透明化,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县区再攀美食高峰:“中国腌面之乡”申报成功,地方美食文化再升级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绘家乡新篇章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威严
- • 梅州创新用地政策,出台新规助力招商引资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全力强化镇级教育责任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技创新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 助推脱贫成果巩固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正式启用,百名专家结对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园投产,千年青花瓷技艺焕发新生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休闲养生新潮流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 • 五华县智能家居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5亿元,引领产业新潮流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美丽瞬间,共筑文化记忆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积极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人实现脱贫致富
- • 五华县积极推进农村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甜蜜产业再攀高峰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拍出680万 创文献拍卖纪录
- • “客家传统美食‘老鼠粄’改名风波引发文化讨论:传统与创新如何平衡?”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之旅再添新篇章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