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黄花岗起义英勇篇章
近日,梅州市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获全国红色教育基地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林修明烈士英勇事迹的肯定,更是对黄花岗起义那段壮烈历史的深刻缅怀。林修明烈士故居的获评,标志着梅州市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林修明烈士,原名林觉民,是黄花岗起义的英勇战士之一。他出生于广东梅县,自幼聪颖好学,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在辛亥革命前夕,林修明毅然投身革命,成为黄花岗起义的积极参与者。起义失败后,林修明烈士英勇就义,年仅24岁。他的英勇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林修明烈士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故居内陈列着林修明烈士的生平事迹、革命文物以及黄花岗起义的历史资料,是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此次获评全国红色教育基地,意味着林修明烈士故居将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者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林修明烈士故居的获评,使得这一历史事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故居内再现的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让人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积极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林修明烈士故居的获评,是梅州市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对红色教育基地的投入,不断完善红色教育基地的设施,提升红色教育基地的展示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作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林修明烈士故居将继续发挥其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故居内将定期举办各类红色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获全国红色教育基地称号,是对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最好纪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平远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新改建公路38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龙岗镇生态漂流项目盛夏迎客,暑期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历史记忆焕发新光彩
- • 梅州五华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引领足球产业发展新潮流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江区“扶贫爱心驿站”:用爱心温暖特殊群体,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达到75%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风头正劲,抢占湾区市场订单翻三倍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农村危桥改造三年行动圆满完成,78个偏远村受益匪浅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探秘梅县区桥溪古村:百年客家民居的静谧之美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打造绿色休闲新去处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助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谱写新篇章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梅州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探寻高山茶园的日出云海仙境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重现世间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新圩镇“放心厨房”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标准再提升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