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梅江区不仅恢复了中断多年的“敬月光”习俗,还让柚子塔这一特色美食重现街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古以来,中秋节便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梅江区作为广东省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也拥有着丰富的中秋习俗。其中,“敬月光”和柚子塔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
“敬月光”是梅江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在月圆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庭院中摆放香案,点上蜡烛,摆上水果、月饼等供品,向月亮表达敬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忘。今年,梅江区决定恢复“敬月光”习俗,让这一传统得以传承。
中秋佳节前夕,梅江区相关部门便开始筹备“敬月光”活动。他们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动员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习俗。在月圆之夜,梅江区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家家户户的庭院中,都摆放着香案,点燃了蜡烛,摆上了各式各样的供品。人们手持香烛,虔诚地向月亮祈福,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与此同时,柚子塔这一特色美食也重现街头。柚子塔是梅江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以柚子为原料,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近年来,柚子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传承这一传统美食,梅江区相关部门邀请了当地老一辈的厨师,传授制作技艺。如今,柚子塔再次出现在街头,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
在梅江区的一个老字号糕点店前,记者看到,店主正在现场制作柚子塔。他先将柚子肉切成小块,再与糯米粉、糖等食材混合,放入模具中,最后放入烤箱烤制。不一会儿,一个个金黄酥脆的柚子塔便新鲜出炉。市民们纷纷排队购买,品尝这一传统美食。
“小时候,中秋节家里都会做柚子塔,现在看到它重现街头,感觉特别亲切。”市民张女士感慨地说。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梅江区的传统文化。
梅江区恢复“敬月光”习俗和柚子塔的制作,不仅让市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通过恢复传统习俗和美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梅江区的传统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名片。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外贸新篇章
- • 丘逢甲抗日保台事迹荣登梅州中小学必修课程,爱国教育再添本土素材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再创辉煌,斩获3金2银谱写体育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粤闽赣苏区对接会梅州签约23项目,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丰顺县埔寨火龙:国家级非遗的元宵狂欢盛况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再发力,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筑湾区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合力推动规模效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青少年科技教育迈上新台阶
- • 梅州打造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迎来新篇章: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
- • 蕉岭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嘉应学院再攀高峰,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绘家乡新篇章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出台重磅政策,最高补贴80万元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倾力开展“医疗扶贫”行动,8万贫困群众受益匪浅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举
- • 五华县华城镇“长乐学宫文化论坛”圆满落幕,传承文化,共筑未来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梅县区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传承与创新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成果可交易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千年古韵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千年酿酒文化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