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梅县区丙村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丙村镇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扛关爷”巡游,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扛关爷”巡游,是丙村镇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关公乃武圣,具有极高的威望,能够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因此,村民们纷纷祈求关公保佑,使得这一传统得以传承。
每年的正月十五,丙村镇的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精心准备“扛关爷”巡游活动。这一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村民自发制作的关公像。关公像栩栩如生,神态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巡游队伍在锣鼓、鞭炮声中缓缓前行,关公像被村民们扛在肩上,显得格外庄重。沿途,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舞龙、舞狮、戏曲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据村民们介绍,为了制作关公像,村民们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他们精心挑选木材,雕刻出关公的形象,再涂上鲜艳的颜料。关公像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力求展现出关公的威严与神武。
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会向关公像敬香、祭拜,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村民们对关公的崇敬之情,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尊崇英雄、崇尚正义的优良传统。
如今,“扛关爷”巡游已成为丙村镇的一张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丙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当然,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村民们也注意到了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巡游活动顺利进行,村民们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对巡游路线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严格遵守纪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总之,“扛关爷”巡游活动是梅县区丙村镇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新的一年里,丙村镇的村民们将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祈求平安幸福,共创美好未来。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梅州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50所智慧校园试点,引领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新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百年传承,客家宴席的“压桌菜”——梅菜扣肉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成功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县区再攀美食高峰:“中国腌面之乡”申报成功,地方美食文化再升级
- • 大埔县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幼儿教育公平发展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数学家李国平故居焕新颜,“数学魔法屋”开启沉浸式数理之美体验之旅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积极推进“苏区+湾区”联动发展,政策赋能老区振兴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梅州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飞地农业”示范区,万亩良田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再上新台阶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助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传承千年客家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炉: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州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占比提升,全面培养新时代人才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蕉岭县长寿文化嘉年华盛大启幕,百岁老人书画创作展亮相引关注
- • 转水镇冷链物流中心竣工,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携手共进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新格局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梅州预制菜产业园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助力粤闽赣边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部名人主题AI数字人“诗圣宋湘”正式上线,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客家风情
- • 梅州与福建龙岩携手共建闽粤赣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新颜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桥梁专家李国平手稿中发现未公开悬索桥设计方案,揭秘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文化传承的璀璨明珠,申报国家级非遗活动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铜箔之都产业配套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客家水乡的碧水丹霞画卷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园投产,千年青花瓷技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