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梅县区丙村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丙村镇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扛关爷”巡游,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扛关爷”巡游,是丙村镇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关公乃武圣,具有极高的威望,能够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因此,村民们纷纷祈求关公保佑,使得这一传统得以传承。
每年的正月十五,丙村镇的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精心准备“扛关爷”巡游活动。这一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村民自发制作的关公像。关公像栩栩如生,神态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巡游队伍在锣鼓、鞭炮声中缓缓前行,关公像被村民们扛在肩上,显得格外庄重。沿途,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舞龙、舞狮、戏曲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据村民们介绍,为了制作关公像,村民们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他们精心挑选木材,雕刻出关公的形象,再涂上鲜艳的颜料。关公像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力求展现出关公的威严与神武。
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会向关公像敬香、祭拜,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村民们对关公的崇敬之情,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尊崇英雄、崇尚正义的优良传统。
如今,“扛关爷”巡游已成为丙村镇的一张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丙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当然,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村民们也注意到了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巡游活动顺利进行,村民们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对巡游路线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严格遵守纪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总之,“扛关爷”巡游活动是梅县区丙村镇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新的一年里,丙村镇的村民们将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祈求平安幸福,共创美好未来。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出台重磅政策,最高补贴80万元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
- • 蕉岭三及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 • 蕉岭三圳镇“重现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助力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据全国七成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再获国际认可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举行祭祖大典,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迎来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服务覆盖10万老年人,开启养老新模式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与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成效显著,覆盖率达80%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助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平台
- • 梅县区打造全国首个柚子全自动分拣中心,日处理能力突破千吨大关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梅江区客家花灯艺术节盛大启幕,百组创意灯饰点亮老街巷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共庆佳节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成功上线,全域监测助力水资源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