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星级评定工作正式启动,助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近日,梅州市教育局正式开展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星级评定工作,旨在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此次评定工作将全面覆盖梅州市范围内的民办幼儿园,旨在推动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星级评定工作将严格按照《广东省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星级评定标准》进行,从办园条件、师资队伍、保育教育、安全卫生、内部管理等方面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评估。评定结果分为五个星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其中五星级为最高等级。
为确保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梅州市教育局成立了专门的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定方案。评定过程中,将邀请专家、学者、家长代表等组成评审团,对参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资料审核、现场答辩等环节。同时,还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幼儿园的办园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据了解,此次星级评定工作将重点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办园管理,督促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加强办园条件建设。要求民办幼儿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水平。同时,加大对幼儿园绿化、美化、儿童化环境的投入,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是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要求民办幼儿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强化保育教育质量。要求民办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注重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四是严格安全卫生管理。要求民办幼儿园加强安全卫生管理,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等工作。
五是规范内部管理。要求民办幼儿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幼儿园的规范化水平。
通过此次星级评定工作,梅州市教育局期望能够推动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办园,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同时,也将为广大幼儿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服务,为梅州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梅州市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梅州市学前教育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学前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东南亚市场大放异彩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温下南洋记忆,传承客家文化底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丰顺县潘田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授信总额突破20亿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粤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盛大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围观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千名专业厨师培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留隍镇“万江古寨沉浸式戏剧”荣获文旅大奖,演绎古寨新风采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梅州丰顺县汤坑镇异地搬迁扶贫工程圆满竣工,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成效显著,覆盖率达80%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助力果蔬产量提升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平远县全力推进“教育强镇”计划,亿元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客家预制菜中央厨房投产,日加工农产品超百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潮涌动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梅州创新举措,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便捷出行新选择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